理论研习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研习 > 正文

国学经典与核心价值观:國學經典品讀與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大纲)

2014-10-30 00:00   来源:yl23411永利
  【字体:

主講:楊曉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

一、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

“國學”

1.古代指國家設立的學校。

《周禮·春官·樂師》“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

2.指我國固有的文化、學術。

魯迅《花邊文學·考場三醜》:“於是使文人學士大歎國學之衰落。”胡適《<國學季刊>發刊宣言》:“我們深信國學的將來,定能遠勝國學的過去。”

經典

劉勰《文心雕龍·宗經》:

“三極彝訓,其書曰經。經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參物序,制人紀,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

三極:三才。天地人。

彝訓:法典。經書即為闡明三極的法典。

至道:推究到極點的道理。

不刊:不可改動,不可磨滅。

鴻教:伟大的教導。

象天地:取象於天地,效法天地。

效鬼神:徵驗於鬼神。

參物序:參究萬物之道理。

制人紀:制定人與人之間的倫常關系。

洞性靈之奧區:深察性靈之秘密。

極文章之骨髓:窮盡禮樂制度之精華。

二、國學經典與核心價值觀的“一以貫之”

中华文化長期以儒家經典為主流,形成了“一以貫之”的經學傳統。

“六經”:

《庄子·天运》:“ 孔子 謂 老聃 曰:‘ 丘 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爲久矣,孰知其故矣。’”

“五經”:《詩》《書》《易》《禮》《春秋》。

其稱始於汉武帝 建元 五年。其中《禮》, 漢 時指《儀禮》,後世指《禮記》;《春秋》,後世並《左傳》而言。

漢 班固《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新唐書·百官志三》:“《周易》、《尚書》、《毛詩》、《左氏春秋》、《禮記》爲五經。”

【七經】

東漢《一字石經》作《易》、《詩》、《書》、《儀禮》、《春秋》、《公羊》、《論語》;《後漢書·張純傳》唐  李賢 注作《詩》、《書》、《禮》、《樂》、《易》、《春秋》、《論語》;宋  劉敞《七經小傳》作《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公羊》、《論語》;清  康熙《禦纂七經》作《易》、《書》、《詩》、《春秋》、《周禮》、《儀禮》、《禮記》。

“九經”

《漢書·藝文志》指《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及小學。

陸德明《經典釋文錄》指《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孝經》、《論語》。

“十三經”:

《易》、《書》、《詩》、《周禮》、《儀禮》、

《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其形成過程為: 漢立《詩》《書》《易》《禮》《春秋》於學官,為五經; 唐 加《周禮》《儀禮》《公羊》《穀梁》為九經;至開成 間刻石國子學,又加《孝經》《論語》《爾雅》為十二經; 宋 複增《孟子》,因有十三經之稱。

警句名言層面:

《周易正義》“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正義》“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尚書·堯典》:

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尚书·大禹谟》: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尚書·大禹謨》: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尚書正義》卷五《皋陶謨》

禹曰:“何?”皋陶曰:“寬而栗,柔而立,願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明九德之常,以擇人而官之,則政之善。”

宽:宽弘。

栗:严肃。

柔:和柔

立:立事。

愿:质朴。

恭:恭谨。

乱:治理。

敬:谨敬。

扰:和顺。

毅:果敢。

直:正直。

温:温和。

简:大度。

廉:廉洁。

刚:刚断。

塞:诚实。

强:坚强。

义:正义。

【三德】

《書·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立,三曰柔克。” 孔穎達 疏:“此三德者,人君之德,張弛有三也。一曰正直,言能正人之曲使直;二曰剛立,言剛強而能立事;三曰柔克,言和柔而能治。”《周禮·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爲道本;二曰敏德,以爲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

【四德】:

指《易》“乾”卦元、亨、利、貞四德。

《易·乾》:“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四維】

《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七德】

指武功的七種德行。

《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

指文治的七種德行。《國語·周語中》:“尊貴、明賢、庸勳、長老、愛親、禮新、親舊……若七德離判,民乃攜貳。” 韋昭 注:“七德,謂尊貴至親舊也。”

【七體】

《管子·五辅》:“義有七體。七體者何?曰:孝悌慈惠以養親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禮節,整齊撙詘以辟刑僇,纖嗇省用以備飢饉,敦懞純固以備禍亂,和協輯睦以備寇戎。凡此七者,義之體也。”

【六德】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 清  姚鼐《乾隆庚寅科湖南鄉試策問》之一:“昔箕子 言五事,《周禮》言六德, 孔子 四教:文、行、忠、信而已。”

兵家之六德:禮、仁、信、義、勇、智。

《司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是以明其禮也。不窮不能而哀憐傷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爭義不爭利,是以明其義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終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時合教,以爲民紀之道也。”

【六行】

六种善行。

《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六言六行,匪君不肅。”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君三德允章,六行既穆。” 清  钱谦益 《刑科给事中薛大中父约赠徵仕郎刑科给事中制》:“敦六行以重任恤,既以仁厚起家。”

【五常】

  董仲舒 《贤良策一》:“夫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下》:“聖人之爲教,立中道以示于後,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謂之五常,言可以常行之也。”

三、國學經典品讀與核心價值觀之體悟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禮記·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論語·子罕》: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孟子·告子上》:

“食、色,性也。”

《小雅·棠棣》: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小雅·伐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詩經·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 以燕樂嘉賓之心。

《詩經·周頌·豐年》

豐年多黍多稌,

亦有高廩。

萬億及秭,

為酒為醴。

烝畀祖妣,

以洽百禮,

降福孔皆。

《尚書正義·武成》:

惇信明義,

崇德報功,

垂拱而天下治。

結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昇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心感悟,身體立行,知行合一,相輔相成。